“向阳方案”推动艺术普惠传播:市美术馆打造
发布时间:2025-11-01 12:40
2025年夏天,孩子们将在市美术馆展出书法作品 市民将可以在家附近的“城市艺术站”免费了解人才 市民在市艺术中心参加下午的艺术课 □全媒体记者 张雅婷 通讯员 赵月宝 新月 当“青少年艺术课堂”200个公益名额10分钟售罄时,当上班族下班后涌向“公民艺术夜校”时,当特殊儿童随着文化志愿者的音乐绽放笑容时,这些生动的照片共同勾勒出襄阳民间艺术博物馆推动艺术普及的温馨形象。 今年以来,襄阳美术馆围绕时代需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体系”。通过“星星艺术课堂”系列活动瞄准大众艺术为民、造福国家,创新打造覆盖全国的“1+5+N”服务体系(1个中心美术馆、5大国惠举措、N个城市艺术站),着力创造常年辐射全市的文化新效益。 2025年,市艺术中心已开展各类艺术普及活动300余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将“文化惠民”转化为人们触手可及的文化惠感。 贴心服务,回应群众“燃眉之急”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脚踏实地”的文化服务?当前,向阳美术馆正在摆脱“我们提供什么,公众就会接受”的惯性思维,走向“公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更加精准的服务模式。 针对“看病难”这一普遍问题在双职工家庭的带动下,市美术馆于2025年暑假启动了暑期“青少年艺术课堂”,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击乐、少儿街舞、书法、口才表达等五门健康课程。 10分钟内200个名额就被填满,不仅缓解了家长的情感压力,也为孩子们打开了艺术之门。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一开始很害羞,但现在她可以在大家面前自信地说话了。这种变化令人印象深刻。”口才班主任杨帆感慨地说。 “以前,我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暑假得不到照顾。现在,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安全地学习,而且还学到了真本领,回家后还可以讲打击乐的历史,孩子们受益匪浅。”邓小平是一位父亲高兴地帮忙。 与此同时,市艺术中心也盯上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2025年6月以来,市美术馆文化志愿者团队已在儿童福利院开展了20余场文化志愿者帮扶活动,在市儿童福利院开设了“艺术+治愈”综合课程,并以“双导师制”为孤儿、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开设了音乐、绘画等个性化课程。 原本安静的小雨(化名),在学会演奏自己的原创歌曲《最美的笑脸》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我们见证的不仅是音乐的魔力,也见证了社会关怀给孩子们带来的情感治愈。”市儿童福利院一位感性的工作人员说道。 拓展时间和空间,打造永不打烊的艺术课堂 文化服务不能“在工作日”结束。随着服务内容越来越细化,关键提高服务效率就是如何克服时间限制。 2025年9月,襄阳军规博物馆公民艺术夜校正式开学。通过优化夜间设施、加强后勤保障、组建“新老”教学团队,开设爵士舞、细部绘画、竹笛等课程,迅速成为近期深受上班族欢迎的“夜间充电”点。 华灯初上,襄阳民间艺术馆的灯光依然温暖明亮。在市艺术中心四楼的舞蹈课上,爵士舞学生们随着动感的音乐挥洒汗水。在五楼的绘画教室里,贡比绘画的学生们专注地使用画笔,练习绘画和组装技术。 “白天,我努力工作,晚上,这里就是我平静的地方。”金融从业者林薇在贡比的绘画课上找到了生活的新节奏。 “夜校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预期体现了现代城市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市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不只是提供一个地方,我们创造一个心灵可以休息的温暖空间。”事实上,秋季公民艺术晚间班已惠及2000多名公民,推动文化服务从“目标群体”向“更广泛的公民”拓展。 共创共享,打造“15分钟艺术生活圈” 单个位置的可用辐射能力是有限的。如何“调动”文化资源? 2025年9月起,襄阳美术馆将创新开展“城市艺术驿站”项目,打造“15分钟艺术生活圈”。 一方面,优化场馆服务,通过实行场馆延期开放、“一对一”保障等方式,切实解决社会文化团队“活动难、沟通难、推广难”的问题。目前,已有60多个社会文化团队获得国家、地区、市级奖项100余项,成为大众文学艺术培育的中心平台。 同时,打破空间壁垒,构建以市美术馆为中心、市分馆为支撑点、10余个“城市艺术站”为终端的立体服务网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同时,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对接社会优质艺术机构,采取“博物馆帮老师、机构提供场地、公民免费参与”的共建交流模式,提供艺术体操、艺术书法、当代音乐、播音主持等公益课程,实现社会效益与机构的关系。最终发展,互惠互利。 “离我家步行不到10分钟,有专业老师免费教你。 “这是最好的了!”家住附近的王阿姨在美点书院“城市艺术站”的书法课上满意地说。 从针对青少年的“青少年艺术班”到造福全国的公民艺术夜校。从服务特殊群体的志愿文化活动,到延伸到更大空间的“城市艺术站”,襄阳民俗博物馆以“主动倾听需求”确定方向,以“精准滴灌”提高效率,以“多元协作”调动力量,将文化资源和服务送达基层,将文化惠及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出去。 “星星艺术班”活动包括假期期间的“青少年艺术班”、寒暑假活动、公民艺术夜校、“集体文学课”和文化讲座等。午餐活动。 、便捷的“城市艺术站”圈子5大主要内容。市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深化“星星艺术课堂”品牌内涵,拓展服务范围,优化资源供给,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襄阳样本”,为襄阳古城注入更加生动、温暖的文化力量。 (本版所有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张雅婷拍摄)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