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香洲区仓步街道扬北小学:大型文体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4 12:36
荆楚网(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曹志勇通讯员林新华)清晨的阳光照亮了仓埠街扬北小学的操场。伴随着《运动员进行曲》激昂的曲调,学生们从教室到操场整齐地排队。在这所仅有6个班级、111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校里,每天30分钟的休息时间早已成为校园里最有活力的“固定节目”。虽然没有华丽的装备,也没有专门的指导,但小小的校园却散发着巨大的活力,本着“人人参与、因地制宜、乐在先”的理念。 “小地方”做“大动作”:让所有孩子动起来 杨培小学的操场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大教室设计得非常巧妙。在学校,活动分为“制服体操+特色活动”两部分,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反式任务演习是“标准”的。全校学生随着音乐一起进行接力练习。这不是一个复杂的动作,但却传达了农村孩子的认真。三年级学生小宇的手臂受伤了,但他的老师给了他特殊的活动范围,这样他就可以站在设备上“跟着节拍移动”。 特色活动是一个“亮点”。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玩跳房子、扔沙袋、从场地边缘收集石头作为道具。三、四年级学生尝试了以旧轮胎为“障碍”的“独行跳”和“拔河”,五、六年级学生则尝试了“三人两条腿”和“趣味接力”。他们还将数学课上玩的“数字游戏”移至 schoolyard.cas,并且“除非正确加减到 10,否则无法进入下一步。”学生能够将运动与学习结合起来。低声“握住我的手”。 “游乐场虽小,但孩子们的热情令人惊叹!” Princi好友蔡光明笑着说:“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而不是追逐‘优越’。”即使只是跑两圈或跳几次,我们也需要能够‘动起来、笑起来’。” “人人参与”不是一句口号。让每一张纸都闪闪发光 在杨培小学,课间休息从来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这是学校里的一次“集体行动”。 教师是“伙伴”。体育老师孙继桥带着孩子们练习跳绳,数学老师程潜则蹲在地上帮助年幼的孩子画跳房子。食堂的范阿姨也来帮忙修拔河绳。 “看到孩子们奔跑跳跃,让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 学生是“小老师”。这位一分钟二年级队长能够在一分钟内跳跃120次,被队友称为“跳跃教练”。每天教年幼的孩子如何“单腿跳”d“双腿跳”。三年级学生多多擅长扔沙包,并创造了自己的“左躲右闪”的打法,成为操场上的“人气王”。   家长“不是工作人员”:上周三,四年级学生陈嘉欣的父亲带着他的“手工羽毛球拍”(竹棍+塑料瓶)来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打“乡村羽毛球”。 “小活动”蕴藏“大意义” 让乡村教育风气有温度 课间的兴奋早已超越了“运动”本身。 从“不敢动”到“活着就动”:小一年级学生刘子豪刚入学时,因为害怕陌生人,有时会躲在行列后面。它现在已经成为“射击/打击”游戏的“中流砥柱”。妈妈说:“现在儿子每天放学都拉着我陪他玩,他比以前胆子大了,话也多了!” 从“孤独”到“团结”:拔河比赛中,五年级学生黄俊熙从部队中摔下来。队友们迅速聚集过来帮助他,并将自己的“胜利贴纸”贴在他的手臂上。 “我们是一个团队,输赢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们安全!” 从“城市”到“乡村”的共鸣:去年,汉阳区西大小学、阳白小学等几所城市学校给阳白小学送去了新的跳绳,但孩子们更愿意使用自己制作的“草绳”。 蔡光明校长说:“农村小学的孩子可能没有城市孩子那么多的课外活动,但课间休息就是我们的‘小舞台’。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英雄,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隐藏在每一个细节里。”她说。 下午,课间音乐渐渐散去,孩子们擦着汗,笑着跑回教室。操场上留下的,是心悸的脚步声,是欢笑声,是欢声笑语。乡村教育之光更加温暖。正如墙上的标语“小校园、大梦想、小空洞、大能量”,杨培小学的孩子们在奔跑和跳跃中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故事。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